提起这个夏窗,人们首先想到、关注的或许只是大牌外援、教练的转会。好比上海绿地申花队的新援沙拉维、金信煜,上海上港队的新援阿瑙托维奇,大连一方队的新教练贝尼特斯,这些享誉亚洲、世界足坛的巨星来到中超,带着耀眼的光环、广泛的关注、天价的年薪,成为这个夏天媒体镜头、球迷议论的焦点。可是这个夏窗有人来,也有人走。中超这个被商业、款项打造的联赛,虽然不如欧洲联赛那么专业,但至少也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最高平台,想要在这个充斥着金元的舞台常驻,并不是易事。
这个夏天有许多人加入,也有许多人脱离。停止到7月13日,夏窗开启了快要半月,许多球迷们耳熟能详的中超球员脱离了这个舞台,前往中甲、中乙联赛。广州恒大淘宝队的小将王军辉加盟辽宁、武汉卓尔队的小将马志远加盟内蒙古草上飞、河南建业队小将潘嘉俊加盟昆山FC、广州恒大淘宝队小将蔡明民加盟昆山FC、上海绿地申花队小将吕品加盟苏州东吴、河北中原幸福队前国脚姜宁加盟泰州远大……这些球员虽然算不上绝对的球星,可是就这样“高开低走”地脱离中超这其中国足球的顶级舞台,还是让人唏嘘不已。
仔细看这些球员的特点,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共性。首先,这些脱离的球员中,大多数是“半个小将”。何谓半个小将?要从足协制定的“U23小将”政策说起,足协强制把23这个年事段作为小将、宿将的区分线,低于23岁的球员在联赛中受U23政策照顾,能够获得一定的进场时机、进场时间,许多年轻球员即是凭借这个政策崭露头角、逐渐坐稳主力。可是大多数的年轻球员还是没有踢出来,俱乐部派他们上场除了满足足协的政策要求似乎再无其他目的。
年事成了这些年轻球员最后的护身符。可是一旦过了23岁这个分水岭,许多24岁的球员既不满足政策又不具备打主力的实力,只能坐在替补席看饮水机,或是就这样“高开低走”,转投中甲、中乙这些低级别联赛踢球。
本夏窗离队的球员中,王军辉、潘嘉俊、吕品都是一致的24岁。足协制定的U23政策本意是好的,鼎力大举造就年轻球员、给年轻人进场时机;可是这个政策在执行中便袒露了问题,那就是目的定得太高,每支球队要保证每场角逐有3个U23球员进场,许多中小球队基础不具备这个实力,便只好从下面梯队武断提拔球员到一线队踢球,而这些被提拔的年轻球员大多数只是在中超混日子,每场角逐进场不到10分钟,既得不到磨炼、又攻击信心。
说白了,旧的U23政策类似“拔苗助长”,年轻球员的生长最好还是一步一个台阶稳定进步,突然把一个能力只切合中甲、中乙的年轻球员带到中超,既取得不了进步又延长原本属于他的进步阶段。幸亏足协能够听进去意见,今年的U23政策获得了修改,改版后的政策不再机械地要求每场角逐有3名U23球员登场,而是要求至少一名U23球员保持整场首发。由“多”到“精”,这是足协政策偏向的转变,也是中国足球革新偏向由浮躁到务实的转变,希望这个转变能够为中国足球的生长取得实效。
本文关键词:多名,24岁,球员,转,投中,甲,、,中乙,博亚app最新下载官网,足协,旧版
本文来源:博亚app最新下载官网-www.chunxinjewelry.com